太阳会为什么发光?
飞机为什么可以飞?
你曾问过这些问题吗?
如果有,你会继续探索其中的奥秘吗?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主人公是
一位用物理知识
向世界不断追问的求知者
他是谁?
郭佳
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光学工程2018级博士研究生
2020 | 深圳大学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
2020 | 深圳大学腾讯创始人创新奖学金 |
2019 | 深圳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 |
已主持科研项目1项
以第一/共一作者在
Advanced Materials
Laser & Photonics Reviews
Applied Materials Today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等国际著名期刊
发表论文11篇
其中高被引论文1篇
可爱的SZUer们
你是否遇到这些疑惑:
就业和升学如何做选择?
如何平衡学习、娱乐和休息?
如何读文献、做实验、发论文?
……
荔研君最近去采访郭佳师兄
迫不及待的向师兄问了一堆问题
大家想学习一下他的成长秘诀吗?
当然想!
漫漫人生,必然会经历无数的选择。郭佳认为在读研期间需要尽早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想要成为怎样的人、过怎样的人生,而现在为之又做了什么?在做选择之前对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与特长等因素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避免盲目跟风。
受认知水平的限制,我们经常会出现选择“困难症”,那当你在纠结作何选择的时候怎么办?郭佳遇到选择茫然的时候,他一般会寻找经历过这些事的长辈聊聊,听听他们曾经在经历同样选择的故事,从他们的故事中综合考虑自己的情况再作出选择。
在谈到目标选择时候,郭佳表示:当一个人有了坚定的发展目标的时候,无论身处何地或境况顺逆,都能看清前进的方向。郭佳在研一时就明确了自己的发展目标并做好了生涯规划:奔着读博的目标不断努力。为此他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最终通过“优博计划”从山东师范大学来到了深圳大学读博。到了读博阶段,他毕业后的备选计划是攻读博士后or进高校当老师,他一直在朝着理想目标奋勇前进。
同时,他也建议师弟师妹们在读研期间尽早明确未来的生涯规划以及阶段性的发展小目标,比如研究生毕业后要继续升学or 就业?因为有针对性的拼搏会优于蜻蜓点水式的忙碌。
当问到郭佳管理时间的秘诀是什么?他说他的秘诀就是分清优先次序、量化目标,专注于长远和近期最重要的目标。郭佳在平衡学习、娱乐、休息方面有一套自己的标准,他习惯把每月、每周、每天要做的事情进行量化,分解完成各项事情。
时间储备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在读书的时候,每年的寒暑假时间是我们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关节点,郭佳读博期间的寒暑假时间主要把重心放在科研上,做实验、看书、写论文,所以也就有了今天他丰硕的科研成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此他也建议大家重视时间的储备,精心计划每年的寒暑假时间安排,如果想毕业就工作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多去参加实习工作,积累工作经验;如果想毕业继续升学,尽量把寒暑假时间放在看书和写论文上,多储备自己的基础知识。
郭佳认为学习虽然是学生的本职,但也要懂得劳逸结合,读研读博期间面临的压力会很多,如果一味地追求结果会让自己陷入急躁不安的状态,适当的娱乐活动反而会给予我们更大的前进动力。郭佳在平时学习压力大的时候会选择去打羽毛球,出去爬山或者约三五好友一起去学校周边的公园走走放松一下。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郭佳认为每天的休息时间是很重要的,必须保证每天有7小时的睡眠时间,午睡一定要睡,哪怕是睡20分钟,或者闭目养神半小时,养成良性的生活作息规律,让自己的身心处于一种良性的状态。他每天也会抽出一小时去锻炼身体,因为他觉得有好的身体,才能更高效地全身心投入学习。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不能闷声苦读,也要多和人打交道,交流思想。郭佳在人际交往方面也谈到自己这些年一路走过来收获了许多友谊,在他开心和不开心的时候都有可以分享心情的好朋友,为此他感到很庆幸,也很感激身边一直陪他左右的亲朋好友。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谈及人际交往的秘诀,郭佳觉得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学会尊重,以尊敬和谦和的态度与人相处,同时要注意谨言慎行,把握好语言的交流边界。
读文献
在怎么读文献方面,郭佳一般会先对要研究的内容进行资料筛选和收集,侧重于选择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高的文章。
其次会把收集的论文资料进行归类、添加标签,对自己研究内容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的会把它打印出来反复阅读并分析其亮点与不足。
此外,他还建议在读文献资料的时候要有重点的读,一般的文章可以不读完全文,但文章的摘要、前言和结论部分是要重点阅读的。
做实验
小小的实验室承载着无数学子大大的梦想。对于郭佳来说,待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时间比他睡觉的时间多。谈到做实验的感受时,郭佳表示很多实验都不是一做就成功的,基本都是从失败、失败再失败中升华出来的。
在做实验过程中个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重要,同时团队合作精神也必不可少。郭佳谈到,在他做的每个实验过程中,都会遇到自己难以攻克的认知瓶颈和实践痛点,所以自己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实验受挫的时候一定要沉下心思考解决办法,寻求老师和课题组成员的帮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管做实验还是做别的,我们的心一定要能够沉得住,方能临危不乱,清晰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发论文
郭佳说他一般在写论文之前会先确定自己想投哪个期刊,心里有目标期刊后就按照其标准进行论文写作。他建议我们如果一开始不懂投哪些期刊可以找老师帮你评估可以投哪些。
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也在坚持。郭佳感慨道:论文写出来只是学术研究中踏出的第一步,之后会面临被拒and修稿、再被拒、再修稿,如此循环反复的过程,我们不可避免地会焦虑、会烦躁,会觉得自己无能无力了,这时候我们一定要坚持。
郭佳说他的第一篇论文从选题到设计再到实验大约用了半年的时间,最后论文被接收时内心的激动和喜悦难以言表。希望仍处在起步阶段的师弟师妹们能够坚定信心,相信自己最终一定有所收获,在这里与大家共勉!
科研路上的苦与乐
科研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回想过去的科研历程,郭佳觉得苦的是曲折科研过程中的受挫瞬间,成果产出来的那一刻最快乐。同时令他感触最深的就是读硕士发的第一篇论文和读博士发的第一篇论文的经历。
郭佳谈到读硕士时候发的第一篇论文是和课题组师兄师姐们一起合作产出的,这也算是他科研生涯的一个开端,第一次出成果也是经过了团队成员的无数打磨,这个过程可谓是苦乐兼夹,最初他只想着赶紧发出属于自己的第一篇论文,逐渐摸熟门路后他对自己的要求也变得更高,对科研的兴趣也逐渐浓厚,也更坚定地想要走科研路。在读博时候发的第一篇论文,他说来到深大读博后,新环境导致发论文的过程变得有点艰难,对设备的熟悉,知识的掌握,方法的总结等进行了艰辛的摸索,但发出来后让他更加有信心做实验,争取发影响因子更高的文章。
科研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他表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相信解决办法总是比困难多,不要轻易退却。
毕业之际,你最想说些什么?
有什么想对师弟师妹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