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深圳大学与深圳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共同承办的2021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深圳)在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创新广场举办。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卓文、深圳大学副校长李永华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

欧亚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清泉任大会主席。深圳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阮双琛,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黄维,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范滇元,华为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深圳市第四届政协副主席、市统战部原部长廖军文,深圳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张涞临等出席开幕式。会议组委会主席、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张晗主持开幕式。会议还采用直播形式与厦门主会场进行联动。
会议以“共创光电未来,推动产学研用”为主题,以充分发挥教育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平台的资源优势、促进深圳市高校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重点企业产学研用深度合为使命,旨在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资源,搭建国际产学研用国际合作平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大会设置了开幕式和激光技术与光纤器件、光电器件与芯片、光医学与生物光子技术以及低维光电子材料等四个专题分会场,邀请了来自政府、高校、产业等产学研各个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通过线上和线下等方式,从产学研用各个层面展开多维度讨论,就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开展学术交流和洽谈合作。
李卓文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近年来在发挥经济特区开放引领作用、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产业合作和教育国际化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而光电工程是深圳大学强势学科领城之一,在多个专业研究领城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希望参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能够畅所欲言,加强沟通协作,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推动合作走深走实,携手深化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深圳市政府也将不断拓展国际产学研用合作深度广度,进一步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强化科技平台建设,提升创新能力水平,为“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李永华在致辞中指出,深圳大学作为承办单位参与到这场光学领域的学术盛会,倍感荣幸。此次会议为探讨新思想、交流新技术提供了良好平台,也为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与政府企业力量,提高产学研用合作水平提供强势助力。深圳大学的光学工程学科作为在深圳特区政府重点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优势学科,紧紧围绕国家重大工程需求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光电产业发展战略,形成了以范滇元院士等为学科带头人,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他表示,参会代表就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定会对提升深圳大学光学工程学科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起到促进作用。深圳大学也将发挥光电工程学科优势,促进光电科技“产、学、研”纵深联动,增强企业与人才精准匹配,掀起海上丝绸之路各国家光电科技的新浪潮。
开幕式上,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徐平代表光电工程学科的专家讲话。他表示,海上丝绸之路自秦汉开通以来一直是沟通中西方文化的桥梁,适逢“十四五”开局之年,借助“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作为世界公认的战略性产业之一的光电行业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深圳大学的光电学科由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及微纳光电子学研究院的五百位教研人员组成,在范滇元和于起峰两位院士的带领下,立足深圳,依托大湾区,面向国际,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紧密联系产业需求,培养了大批的高素质光电创新创业人才。
随后,在与会领导及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深圳市元宇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项目、微纳光电子学研究院与产学研促进会战略合作项目、高灵敏传感器件及应用系统研发项目、新型光电薄膜材料与太阳电池研发项目、移动通信用LIGHTSENSOR芯片关键技术研发项目、易溶解型UHMWPE树脂低温纺丝技术开发项目、智能光电纳米材料在建筑幕墙的应用研究项目、负碳照明系统应用研究项目、面向地下管网测漏的下一代智能光纤传感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等9个项目举行签约仪式,为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树立深圳样本。
在大会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黄维通过线上形式,以“以柔性电子技术引领科技创新‘开道超车’”为主题发表主题演讲。华为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围绕“从补短板到建长板-信息光子产业的机遇”发表主题演讲。深圳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阮双琛教授就“紫外百瓦激光及工业应用”进行精彩分享。
当日下午,在大会的四个分会场,来自中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医院及科技企业的产学研各界近50位专家学者,纷纷发表了各自领域的学术观点或研究成果,围绕行业现状、关键技术及未来趋势等方面对激光技术与光纤器、光电器件与芯片、激光医学与生物光子技术、低维光电子材料四个领域进行了全方位深度剖析。
编辑:林然
版权声明:节目版权由深圳广播电视电影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新闻01 中科美城协办2021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深圳)
11月30日,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深圳大学与中科美城、深圳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共同承办的2021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深圳)在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创新广场举办。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卓文、深圳大学副校长李永华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

图|活动现场
欧亚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清泉任大会主席。深圳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阮双琛,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黄维,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范滇元,华为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深圳市第四届政协副主席、市统战部原部长廖军文,深圳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张涞临,中科美城创始人李永洲等出席开幕式。会议组委会主席、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张晗主持开幕式。会议还采用直播形式与厦门主会场进行联动。

图|中科美城创始人李永洲
会议以“共创光电未来,推动产学研用”为主题,以充分发挥教育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平台的资源优势、促进深圳市高校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重点企业产学研用深度合为使命,旨在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资源,搭建国际产学研用国际合作平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大会设置了开幕式和激光技术与光纤器件、光电器件与芯片、光医学与生物光子技术以及低维光电子材料等四个专题分会场,邀请了来自政府、高校、产业等产学研各个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通过线上和线下等方式,从产学研用各个层面展开多维度讨论,就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开展学术交流和洽谈合作。

图|合照
当日下午,在大会的四个分会场,来自中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医院及科技企业的产学研各界近50位专家学者,纷纷发表了各自领域的学术观点或研究成果,围绕行业现状、关键技术及未来趋势等方面对激光技术与光纤器、光电器件与芯片、激光医学与生物光子技术、低维光电子材料四个领域进行了全方位深度剖析。
来源:要闻热点
新闻02 共创光电未来!2021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即将举办
会议背景
为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系列决策部署和国务院工作部署,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资源,搭建国际产学研用国际合作平台,2018年6月教育部创办了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大会由教育部主办,相关省市教育厅(局)共同承办,迄今已形成多地办会格局,并被列入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会议举办三年以来,充分对接了国内外发展与合作需求,得到参会各方欢迎。
今年下半年教育部计划召开“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会议由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及厦门、深圳等省区市教育厅(局)共同承办。深圳大学承办光电工程会场,以“共创光电未来,推动产学研用”为主题,设置了(一)激光技术与光纤器件;(二)光电器件与芯片;(三)光医学与生物光子技术;(四)低维光电子材料,四个专题。为充分发挥教育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平台的资源优势,促进深圳市高校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重点企业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特举办此次会议。

会议主题
共创光电未来 推动产学研用
会议时间及地点
会议时间:2021年11月30日(周二)
会议地点: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创新广场发布中心发布厅/ 深圳市深圳湾科技生态园9栋A2座22楼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承办单位
深圳大学
深圳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协办单位
深圳技术大学
深圳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
深圳市芯片科技促进会
广州市纳米生物医药科技促进会
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设协会
前海产业智库
美国硅谷高创会
深圳市中科美城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航天建设集团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杰普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光韵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
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
深圳壹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医谷产业园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云杉医疗管理有限公司
中科迈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瀚生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制造网
易点云
组织机构
大会主席
李清泉 欧亚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共主席
范滇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
谢和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
祝世宁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南京大学教授
黄 维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李建刚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
徐红星 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
王秋良 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
罗先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所长
张学记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深圳大学副校长
阮双琛 深圳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学术委员会
主 席:范滇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共主席:
于起峰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秋良 中国科学院院士
Yihai Cao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洪明辉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
秦玉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原副主任
委员:崔宏志、文振焜、徐平、汪国平、范平、王楠、孙一翎、雷霆、武红磊、罗景庭、林济霖、袁小聪、李景镇、李瑛、张晗、屈军乐、王义平、刘丽炜、翁晓羽、张文静 、时玉萌、钱正芳、张秀文、彭争春、秦琦、文乔、黄浦、方晖、王鹏飞、杜路平、闵长俊、苏陈良、王健、葛颜绮、王聪
组织委员会
主席:张晗
共主席:徐艳丽、崔宏志、韩水仙
会议秘书长:葛颜绮
会议副秘书长:张建华、白雪
委员:张杰锋、岳洁萍、雷霆、罗景庭、魏兴华、职利、张同欢、邵火、程强、郭志男、谢中建、王聪、张俣乐、魏松瑞、邢晨阳、郭佳、陆顺斌、刘军、王任衡、王慧德、廖伟冬、张峰、孟长乐、高晓萌
会议议程
分会场日程
会议须知
(一)会议时间:
2021年11月30日(周二)全天。
深圳天气近期气温波动(17℃-25℃),体感清凉,请注意及时添减衣物。
(二)会议地点:
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创新广场发布中心及深圳湾科技生态园9栋A2座22楼(高新南地铁站B出口)。
(三)住宿酒店:
深圳湾万怡酒店,参会协议价格550元/晚,需要的嘉宾可联系酒店会务人员。
(四)参会注册费用:
科研单位参会2000元/人,企业参会2000元/人,学生参会500元/人,会议注册网址:http://hdxu.cn/iajWA,
注册网址二维码:
(五)会议用餐:
深圳湾万怡酒店四楼自助餐厅。
(六)请各位参会代表于2021年11月26日17:00前发送参会回执到会务组联系人:
(七)安全保卫须知:
参会代表请自觉遵守会议安全保卫管理规定,请勿在室内吸烟,确保会议安全。若善保管个人物品,如有丢失,请立即告知联络员和会议保卫人员。
(八)疫情防控须知:
根据深圳市疫情防控有关要求,2021年10月21日起,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有阳性病例报告的地区所在城市来深航班旅客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登机,同时接受深圳机场落地核酸检测(预计花费时间15分钟)。本次会议参会人员较多,请会议代表和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深圳市相关疫情防控要求,确保身体健康并出示行程卡及粤康码绿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有阳性病例报告的地区所在城市旅居者需要)后方可参会。
(九)会议地址及酒店交通指引
会议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创新广场发布中心
酒店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路16号深圳湾科技生态园11栋B座,深圳湾万怡酒店(注:会议地点与酒店地点相距约300米)
地铁线路:9号线高新南站B出口,步行约200米
公交线路:科技生态园公交总站(325路;E39路;M200路;M345路;高峰专线158路;高峰专线165路;高峰专线43路)
交通枢纽: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18.3公里
深圳北站-16.4公里
福田高铁站-13.2公里
